详情描述
厂房在加固前后都需要进行厂房安全性检测鉴定和厂房抗震检测,改造前,需对厂房的结构和承载力重新进行复核和建模计算等工作,以便对改造工程、方案提供数据支 持和建议;改造后,需对厂房的改造现状和图纸进行复核和验收,以厂房改造后的质量和厂房的需要。厂房强度检测主要又分厂房安全性检测和厂房抗震检 测,厂房安全性检测是指通过调查、现场检测、结构分析验算、对厂房安全性进行鉴定,主要适用于已发现安全隐患、危险迹象或其他需要评定安全性等级的厂房。 厂房抗震检测是指该检测使用于正在使用中的厂房及拟作改造的厂房的抗震能力评定。主要通过检测厂房的结构现状、调查厂房的改造方案和未来使用情况,按规定 的抗震设防要求,对厂房的抗震性能做出评价。
一、厂房安全检测鉴定对象
1、厂房达到一定的使用年限,有老化迹象,例如:主体结构出现裂缝、倾斜等异常迹象,危及房屋安全,需要进行厂房安全性检测鉴定。
2、临时性厂房需要延长使用期的时候,需要对厂房的安全性进行鉴定,为后续使用年限提供建议。
3、危及厂房安全、正常使用的其它情形。
4、厂房改变使用功能,明显增加负荷,有可能危及安全,需要对厂房的安全性进行鉴定。
5、发生过自然灾害(如水灾、火灾、台风、地震),影响厂房正常使用,需要对厂房的安全性进行鉴定。
6、在施工场地周边的厂房,为了判别其在施工前后的安全性、判断受损程度、分析受损原因,在施工前后需要对厂房进行安全性鉴定。
适用范围:需要进行厂房可靠性检测、厂房第三方竣工验收的。 检测内容:倾斜、沉降、裂缝、地基基础、砌体结构构件、木结构构件、混凝土结构构件、钢结构构件等,各参数的检测一般为现场检测。
二:厂房安全鉴定检测各项检测工作
一般检测单位在具体检测实施中,具体做如下检测工作:
1)调查厂房建筑概况:对建筑的年代、布局、功能、风格、环境,以及zui终要求进行了解和解析。
2)考证厂房历史沿革,重点保护部位及保护要求;
3)建筑结构图纸测绘:重新对厂房的整体布局、结构尺寸等进行测量,并绘成图纸;
4)结构体系复核检测;
5)构件尺寸和配筋复核检测;
6)结构材性检测;
7)厂房完损状况检测;
8)厂房倾斜及沉降测量;
9)结构验算与安全性分析;
10)抗震性能评估;
11)结构维修可行性建议。
通过以上检测手段,判断建筑的现阶段状况,安全和质量的综合性评估,建筑物的长期和良好的运行状态,在检测中,为建筑物提供安全保障,并出具的厂房检测报告和厂房加固建议及方案。
驿城房屋安全检测鉴定中心,房屋安全鉴定一般检测单位在具体检测实施中,具体做如下检测工作:
1、调查房屋建筑概况:对建筑的年代、布局、功能、风格、环境,以及*终要求进行了解和解析。
2、考证房屋历史沿革,重点保护部位及保护要求;
3、建筑结构图纸测绘:重新对房屋的整体布局、结构尺寸等进行测量,并绘成图纸;
4、结构体系复核检测;
5、构件尺寸和配筋复核检测;
6、结构材性检测;
7、房屋完损状况检测;
8、房屋倾斜及沉降测量;
9、结构验算与安全性分析;
10、抗震性能评估;
驿城房屋安全检测鉴定中心由于学校、幼儿园等教育场所的特殊性
对房屋结构安全及抗震能力的要求均高于普通房屋建筑
我国建筑设计及抗震规范明确规定
此类场所的抗震等级均需在当地原有抗震等级的基础上提高一个等级
以确保学校、幼儿园的建筑安全,为学生、老师提供安全保障。
抗风能力验算
根据气象部门公布的所在地区的台风情况,鉴定各学校、幼儿园的质量是否满足建筑物抗风压能力的要求和《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规范标准。
抗震鉴定
根据地震部门公布的所在地区的地震基本烈度,鉴定学校、幼儿园的设计和质量是否符合《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和有关的抗震设计规范标准。
抗淹没抗洪水冲击鉴定
根据水务部门公布的所在地区的防洪情况,鉴定各学校、幼儿园的设计和质量是否符合《防洪标准》和《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规范标准!
学校或幼儿园等出现以下这几种情况也是需要及时做好房屋安全体检的,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以避免事故发生。
1.教学楼或办公楼存在较严重的质量缺陷或者出现较严重的腐蚀、损伤、变形等情况;
2.计划将厂房改造成幼儿园使用或校区建筑曾经改造或增容、改建等情况;
3.学校或幼儿园建筑有明显加大房屋荷载或者在楼顶设置广告牌等高耸物的等情况;
4.校区建筑物遭受如火灾、雪灾、地震等灾害或事故时。
学校、幼儿园对于老师和学生们而言不仅仅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地方,也是师生们的第二个家,所以学校、幼儿园对保障师生安全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幼儿园的教学楼作为师生们高度集中的建筑,安全性自然是需要得以的,所以学校、幼儿园房屋要具备一 定的安全性。而学校及幼儿园的房屋安全性,首步需要做的就是房屋安全检测鉴定。
驿城房屋安全检测鉴定中心;
建筑物的抗震是实现安全目标的重要措施和手段,但总一些建筑因种种原因在进行设计、施工时未进行抗
震处理,或虽进行抗震处理但达不到现行规范的要求,这就需要对这些建筑物进行抗震鉴定,并采取加固措
施。许多工程实例表明:震前进行了抗震加固的工程经受了考验,震后完好,而附近未加固的建筑则遭到严
重破坏。这说明证明了抗震加固是改善、提高既有建筑抗震能力的有效措施。
日本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不仅台风一年要“光顾”10多次,有感地震每年更是超过1500次。接踵而
至的各种灾害,锻炼着日本人的灵敏神经。为了在晃悠悠的岛国土地上,让房子zui大限度为民众提供庇
护,日本zhegnfu绞尽了脑汁。“高强度抗震房”是如何炼成的呢?日本作为一个地震频发国家,在建筑的
抗震加固技术方面主要内容有:
1地基与地震隔绝术
“地狭人多的日本有很多高层建筑。为了抵御地震的破坏,日本的高层建筑普遍采用了一种地基地震隔绝
的技术。”中国建筑研究院注册结构工程师王玮,在撰写论文《日本建筑的抗震加固评估标准及加固方法
》时,对日本建筑的抗震性能进行过一番研究。
根据专家的解释,这种技术,就是在建筑的底部安装弹性橡胶垫,或者摩擦滑动承重座缓冲装置来抵抗地
震。比如,三井不动产公司在东京都杉并区兼作的一座93米的免震结构公寓,建筑物的外围使用了高强度
16积层橡胶,建筑物中央部分也使用了天然橡胶系统的积层橡胶。在6级以上的地震发生时,这种保护装
置能使建筑物的受力减少一半。
刚性结构
日本的建筑善于利用刚性结构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据了解,日本许多高层公寓会在刚开始销售后不久
即售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这些高层公寓多半与高层写字楼作了同等水平的抗震设计。一座号称日本zui
高的公寓,使用了与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相同的钢管,确保了抗震强度。这种钢管的直径zui大达800毫
米,厚度达40毫米,而且钢管中还注入了比通常混凝土强度高3倍的高强度混凝土。
在中国,高层公寓通常以柔性结构为主流,一般靠整个建筑来减弱地震引起的摇动。这种建筑在强风刮过
来时,楼的结构也会发生一定的摇动。而日本建筑多数采取刚性结构,这样摇动大大降低。例如,7级以
上的大地震发生时,柔性结构的建筑一般要摇动1米左右,而刚性结构建筑只摇动30厘米。
2使用橡胶
日本建筑师普遍使用橡胶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例如,在日本东京有一座免震结构公寓,尽管高达93米
,但其外围使用了新研制的高强度16积层橡胶,建筑物的中央部分使用了天然橡胶系统的积层橡胶。 这
样,在裂度为6的地震发生时,就可将建筑物的受力减少至1/2。
3地基设水槽
日本开发出一种“局部浮力”的抗震系统,即在传统抗震构造基础上借助于水的浮力支撑整个建筑物。
据日本媒体报道,这种技术是在建筑物上层结构与地基之间设置贮水槽,使建筑物受到水的浮力支撑。
水的浮力承担建筑物大约一半重量,既减轻了地基的承重负荷,又可以把隔震橡胶小型化,降低支撑构造
部分的刚性,从而提高与地基间的绝缘性。地震发生时,由于浮力作用延长了固有振荡周期,即晃动一次
所需时间,建筑物晃动的加速度得以降低。因此,在城市海湾沿岸等地层柔软地带也可以获得较好抗震效
果。这种技术不仅具有较好的抗震效果,同时贮水槽内贮存的水在发生火灾时还可以用来灭火,或者作为
地震发生后的临时生活用水。更重要的是这一系统成本并不算高,以八层楼医院为例,成本比普通抗震系
统高出大约2%。
4滑动体基础
用“滑动体”基础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这种技术适用于独户、古旧建筑,可以有效地进行古建筑的防震
保护。这种技术是在建筑物与基础之间加上球形轴承或是滑动体,形成一个滚动式支撑结构,从而减轻地
震造成的摇动。日本目前已经对国立西洋美术馆等古旧建筑实施了这种补修工程。
5弹簧地基
为了防震,日本人可谓绞尽脑汁。日本鹿岛的建筑部门发现了一种防震大楼的建筑方法:将弹簧安装在大
楼的地基上。这种防震大楼的特点是:在大楼地基的基础部分和大楼主体部分之间安装上弹簧,让大楼处
在一种漂浮状态。由于弹簧是在一种能够吸收地震和其他振动的中介物,无论地基如何晃动,大楼本身都
不会受到过于强烈的冲击。实验证明,6-7级的地震经过弹簧抵消后,其震动都会降低到原来的1/10。
6房缠“绷带”
在地震频发的日本,一种新型廉价防震加固技术悄然兴起,这种技术采用树脂材料作为抗震“绷带”包裹
建筑物支柱,从而达到防止支柱在地震时发生倒塌的目的。
日本《朝日新闻》报道,由日本“构造品质研究所”科研人员开发的这种防震加固技术被称为“SRF
工艺”。抗震“绷带”采用树脂纤维制造,形状类似安全带。施工时,将抗震“绷带”涂上黏合剂,包裹
固定在建筑物支柱上。地震发生时,支柱即使出现内部损伤也不会倒塌,这可以确保建筑物内人员的生存
空间。
具体而言,以一座每层有12间教室的4层教学楼为例,加固工程当时在日本通常需要花费5000万日元(1美
元约合105日元)到1亿日元,采用新技术后,仅需花费500万日元左右。如果是木质建筑,仅需数十万日元
。工程施工也相当简单,这一新技术已经用于250多个建筑项目,包括新干线铁路高架桥、医院以及约40
栋学校建筑物等。
建筑物的抗震加固的方法很多,各有利弊,加固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抗震鉴定的结果,结合建筑结构特点,
综合考虑各国国情,建筑加固效果、建筑施工简便性及经济性等因素决定。
相关推荐
信息由用户自行发布,采用请谨慎,我们鼓励您当面交易。 加固之家网只为传递信息,我们不做任何双方证明,也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信息转载,请标明来源于www.jiaguhome.com